您好,欢迎访问金莎唯一官方娱乐场-粮食工程学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报告
日期: 2008-06-14 信息来源: 点击数:
     

 

 

 2008 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

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报告

 

 

 

申 报 学 校     金莎唯一官方娱乐场                               

专 业 名 称        粮食工程                               

主 办 单 位       河南省粮食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八年五月

 

 

 

金莎唯一官方娱乐场粮食工程专业

关于申报2008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

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申报报告

省教育厅:

为加快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转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学院对粮食工程专业现有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进行了认真的自我评定、论证,认为该专业符合《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的要求,是河南省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市场需求量大、技能型人才紧缺的专业,符合河南省农业大省省情,符合河南省粮食加工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的规划。现特申请建立2008年中央财政支持的粮食工程专业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以更好的为河南省的农业经济建设服务。

一、学院基本情况

金莎唯一官方娱乐场是在河南省经济贸易学校的基础上,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独立设置的专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座落在郑州市区,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北校区(优胜校区)位于郑州市优胜北路4号,居郑州市中心位置;南校区(龙湖中心校区)位于郑州市龙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校园内绿树常青,绿草如茵,亭台小景点缀其中,构成优雅的育人环境。

学院占地总面积525.1亩,其中,优胜校区占地80.1亩,龙湖中心校区占地445亩。现有校舍建筑面积150163.05平方米。根据建设规划,随着龙湖中心校区三期建设工程的峻工,学院校舍建筑总面积将达到21万余平方米,容纳在校学生可达到万人规模。学院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综合实验大楼、图书信息中心;有千兆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并实现了校内教学网与国际互联网相连;有30多间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专用电化教室、语音室,30多个实验室和专用的校内粮食工程专业教学实习工厂、PLC自控室、计算机绘图室及多个校外实习基地;有设施良好的公寓式学生宿舍、设施先进的食堂、标准体育运动场等;图书馆拥有藏书22万册,各类中外期刊、电子期刊300余种,建有专用电子阅览室、音像资料室,配置了现代化的管理网络。学院教学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总价值2600余万元。

学院现设粮食与生物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工艺美术系、财务会计系、经济贸易系、商务外语系等7个系和基础部、成人教育部,21个专业,各类在校生6000余人。学院拥有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素质优良、专业配套、结构合理、整体优化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200余人,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3人,“双师型”教师38人。学院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方针,教师队伍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全校教职工出版专著、教材、工具书300多部,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或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2960余篇,参加国家级科研攻关项目1项,获省级、部级、厅级教研科研成果奖17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

学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强力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学制度,加大对学生的实际运用技能训练,使学生毕业时能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近几年来,合格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

学院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被国家教育部、省政府、省教育厅等上级部门授予“全国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示范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郑州市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粮食工程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河南省是小麦主产区,小麦的产量及质量在全国位居首位,年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18%,河南是农业大省和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同时也是优质小麦生产基地,2007年河南小麦播种面积达755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049亿斤,增长2.6%,连续八年居全国首位。其中,夏粮599亿斤;秋粮450亿斤。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河南省有日处理能力70吨以上的独立核算的制粉企业2593家,日处理能力200吨至500吨的有58家,500吨以上的有5家,年加工能力2400万吨,2001年实际加工量有723万吨。河南地处中原,是小麦生产及面粉加工的中心,国务院把河南省定为全国的小麦加工基地,使得河南省的面粉加工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产量在全国都属之最。随着面粉加工业的迅速发展,从事面粉加工业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急增,再加上原有的技术工人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急需进行再培训,这就导致目前从事面粉加工业的各类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

目前,在河南省内的职业院校中,唯一在我院开设粮食工程专业;即使在全国,开设粮食工程专业的院校也十分少,所以,我院粮食工程专业的学生相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供不应求,往往学生还未毕业,很多用人单位已上门签约,就业前景广阔。

随着粮食加工企业从业人员的增多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急切需要在小麦的主产省和粮食加工基地建立粮食工程专业实训基地,为河南省的粮食仓储安全和加工转化提供技术人员培养和培训。

三、粮食工程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一)具有强大的行业背景和依托优势

粮食工程专业最早始建于1975年,2005年开办粮食工程五年制高职专业。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唯有我院开设粮食工程专业。粮食工程专业是我院的特色专业、品牌专业、重点专业、传统专业。目前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完善、人才培养水平较高,培养的学生能满足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要。粮食工程专业是培养从事粮油饲料等方面加工、储存、检验、经营管理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摇篮。经过多年办学,学院累计已为社会输送了4000余名粮食工程方面的人才,大批的专业人才在河南省粮食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粮食工程专业是我院的骨干专业,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并带有一定的前瞻性,能更好地为中原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粮食工程专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办学理念、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在校生人数、办学规模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我院粮食与生物工程系成功的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在我省职业教育领域发挥了较强的模范带头作用,尤其是实验及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方面,更有突出体现。粮食工程专业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方法的创新、师资队伍的扩大、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均为其他专业起到了示范指导作用。

(二)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名称符合教育部的专业目录规范,专业代码为610307,专业设置科学。学院升格后,学院对粮食工程专业建设、粮食工程教学计划、粮食工程实践性教学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形成了培养粮食工程专业人才的共识。在以后的几年中,我们每年都根据具体情况,认真调查研究粮食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课程体系,使该专业的毕业生真正受到社会欢迎的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粮油、饲料、食品等行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为面粉、饲料、食品、粮食机械等企业,从事加工、储存、检验、营销等生产技术与管理工作。根据毕业生工作情况和用人单位的情况反馈,本专业的专业口径设置合理、宽窄适当。

我院粮食与生物工程系下设三个专业:粮食工程、粮油储检、食品加工与检验。其中粮食工程专业、粮油储检专业是我院1975年设立的专业。食品加工与检验专业是我院1993年设立的。2005年开始招生高职学生,现已毕业二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学院组织粮食工程方面的专家进行了多次社会调研,结合本地乃至全国粮食企业的实际情况,粮食行业市场经济结构特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形势及学院自身的条件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研究和论证,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了各个专业。

截止到2008年5月,该专业在校生共231名。学生人数情况见表1。目前我院的粮食工程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粮食工程专业招生和办学规模需要进一步扩大。

1   粮食工程专业学生数统计表

年级

2005级

2006级

2007级

合计

学生数

62

121

79

293

1、制定了科学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定位准确

粮食工程专业秉承学院“厚德尚能、经世致用”的办学理念,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特色创名校,产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走办学质量、规模与效益相互协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有技术、懂经济、会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为了保证粮食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能主动服务于粮食、食品行业发展和满足其对粮食工程技术专门人才的需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毕业生达成培养目标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与研讨,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制定了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2、专业设置所针对的岗位、岗位群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适应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岗位:

⑴粮食加工、油脂制取、饲料加工等企业的生产操作与设备维修等工作。

⑵粮、油、饲料等原料、成品和半成品的品质检验和质量分析与管理工作。

⑶粮、油、饲料等原料和成品的市场营销、储运及保管等工作。

⑷粮食加工企业的技术管理与服务和新技术的推广、新产品的开发等工作。

3、人才培养与行业、职业岗位衔接

目前,我院粮食工程专业在校生达到231人,其中2005级31人,2006级121人,2007级79人;近三年为社会和企业培训230多人,面向全国招生的制粉工培训班已举办八期,给企业培训三次。近几年来,在职业教育出现阶段性萎缩、大多数职业学院招生困难的情况下,我院粮食与生物工程系新生报道人数一直保持着增长势头。

学生文化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成绩合格率达到95%以上。85%以上学生获得劳动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从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角度出发,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将职业技能考证引入到专业教学中,并将粮油检验高、中级工,制粉高、中级工,保管员高、中级工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内涵与要求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为了使学生毕业时达到掌握基础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机械、电子电气的基本理论与操作维修技能;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利用计算机进行工艺辅助设计;掌握米、面、饲料加工工艺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掌握米、面、饲料品质控制与质量检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基本的营销理论知识和粮油食品营销技能;具有健全的心理品质、团队合作的精神、踏实肯干的作风和健康的体魄。在教学过程中,本专业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才的培养与行业和职业岗位衔接。我们安排了实验、实训、实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性教学环节不断加强,课时不断加大,粮食工程专业2005级、2006级、2007级实施教学计划中实践能力培养的课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分别是48.1%、49.7%、50.4%。

4、培养规格表达明确,培养方式灵活多样

人才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确立科学的培养方案,合理设计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是组织教学的客观依据。加强专业建设,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粮食工程专业是学院的教学试点改革专业,制定了科学的实施方案。人才培养方式以综合职业素质为基础,以关键能力为本位构建专业培养方案,确定基本素质与能力、专业素质与能力、专业拓展素质与能力,重点突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培养方式灵活多样,特别在“订单式”教学上我们做了一定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了增强人才培养的目标性,我们围绕培养目标,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了细化,并将其体现到各门课程上。

根据粮食行业发展的需求及人才市场状况,结合我院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实验实训设施完善的优势,河南省教育厅确定我院粮食工程专业为“十一五”重点专业,对该专业建设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制有五年发展规划及年度发展计划。结合目前学生个人能力及知识基础的变化,学院对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更加突出实训教学,更加注重实践技能训练,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大提高。

(三)师资结构及水平

我院领导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学院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定》、《关于教学人员继续教育的若干规定》。通过调入、招聘、内部培训等手段,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一流、敬业意识强、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特别是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粮食与生物工程系现有专职教师31人(实训教师5人),其中研究生7人,本科生24人。13人具有双师证书。

粮食工程系主任,高级讲师,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责任心、事业心强,有较强的业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具有实干、创新开拓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是名符其实的学科带头人。由于粮食工程专业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年年被评为学院先进文明处室。

粮食工程专业教师职称结构: 31位教师中,高级讲师9人,讲师13人,助理讲师9人,形成合理的教师梯次结构。我系高中级职称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理论功底,是我系这么多年来来一直保持较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中坚力量。专业课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技能,双师型教师13名,每年学院都组织专业课教师深入企业实习,以提高专业课老师的实践能力。我系现有研究生毕业教师7名,再加上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本专业教师参加了省粮食行业协会面粉专业委员会、储藏专业委员会、高职院校制图专业委员会:其中黄社章老师任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小麦分会理事、河南省粮食行业协会面粉分会秘书长、河南省高职院校制图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通过各级行业组织和协会,与同类院校交流我院教改经验以及培养学生的先进经验和制度,得到了广泛好评。

(四)已有实训设备及硬件条件

学院领导非常重视粮食工程专业的建设,在经费上保证粮食工程专业教学的需要,随着粮食工程专业的招生人数增加,逐年加大对本专业的投入,一是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加大了实验设备购置力度。每年用于粮食工程专业的经费总额达到 120万元。目前,我院投入到粮食工程专业教学的设备已达到420万元,平均每个学生达到6000余元。

目前我院粮食工程专业教学设备数量充足,性能先进。用于基础课教学的实验室有:普通化学实验室一个、分析化学实验室一个、有机与生物化学实验室一个、微生物实验室二个、天平室一个、高温仪器室一个,实验设备近200台;用于专业课教学的实验室有:粮食工程实训工厂两个、食品分析实验室二个、储粮检验实训室二个,面粉品质控制实验室一个、烘焙实训室一个、虫害防治实训室一个、自动控制室一个。各种实验实训设备价值420万元,校外实训基地8家,为粮食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训练提供了保证。

学院希望在此基础上建立粮食工程实训中心,在国家和河南省财政的支持下,建立国家级的、完善的粮食工程实训中心,为我省和全国的粮食收储和加工转化培养急需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五)教学模式与课程改革

1、教学模式改革  我院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粮食与生物工程系逐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导向为原则的专业办学理念。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逐步确立了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以集群模块教学为特征的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举为目标的教育体制。适应这一专业办学模式,我们在专业建设上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根据粮食工程专业发展的特点,学院安排粮食工程专业教师不断地进修学习,加强技术培训,使全体专业教师能够始终紧跟科技的步伐;二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先进、实用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三是不断更新教学设备,达到与粮食加工技术的发展同步;四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根据专业特点,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各种实验室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动手操作机会,精讲多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办学方向上培养和造就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技能人才。在教学内容上教给学生先进、实用的技术,结合粮食加工技术发展讲授新知识、新技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因材施教,精讲多练。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适应现代技术的多种教学手段。

粮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以粮食加工厂的生产工艺操作为主线,把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放在突出位置,打破传统的学科型的课程体系,构建能力型的课程体系。粮食工程专业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要求,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全面推进关键能力的培养。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无论是公共模块还是专业模块,均增设了选修课程以供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选修,从而做到了课程体系灵活、主动地适应社会需求,对学生进行一定素质拓展的作用。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素质拓展模块四个模块组成;其能力由基本素质与能力、专业素质与能力、专业拓展素质与能力三部分构成,全方位、多渠道地整体推进学生关键能力的教育培养。

2、课程改革 我院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情况,不断进行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的优化,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新教学模式,如弹性学制、分层次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实用性和灵活性。使课程体系能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建设及学生个人发展。

我院的粮食工程专业自开设以来,多次根据发展情况修订、修改教学计划,不断淘汰旧教材,使用适合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版教材,并根据需求自编相关的讲义和实验指导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设图形处理、三维及实体制图等新技术课程和一些模块式综合课程;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社会需求开设专项训练课。不断的课程改革,使我院粮食工程专业很好地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培养出生产、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技能人才。

对教学模块按其性质、功能以及它们之间内在联系,构建综合课,并按人才培养要求确定课程的内容、深度和广度以及技能训练程度,针对本专业的特点,打破学科的限制,按专业需求进行取舍,强调能力本位,突出技术、技能实训课的地位。对课程内容结构进行了较大的重组和调整,构建了一套新的课程体系。

加强实践性教学是我院粮食与生物工程系课程改革又一重要举措。自1997年开始我院建立了一种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和理论教学体系相配套,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始终。职业技能的培养应由低层到高层逐步提高,贯穿于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整个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年进行技能基本功训练,如:计算机使用操作训练、仪器仪表使用训练;第二年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如:读图、识图能力训练,电工电子技能训练,粮油品质检验操作技能训练,烘焙操作技能训练;第三年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如:设备操作维护训练,PLC应用实训,毕业综合实践,制粉工考证训练等,最终学生要通过国家粮食局的考核鉴定,取得相应的中级或高级工岗位证书。

经过多年探索,粮食工程专业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实训、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专业实验、实训、实习教学环节以及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公益劳动、毕业教育等素质教育教学环节。

实践课程体系由课内实践,整周实习、实训几部分构成,基本形成了以关键能力培养为中心,贴近企业,紧扣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

3、贯彻产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想  “产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我们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过程时主动争取企事业单位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既使教学内容符合企业需求,又让学生尽早参与企业活动,部分课程可以按照企业需求进行定制,可以通过定单式教学模式来贯彻产学研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思想。如2006年粮食工程专业成功地与河南巨龙淀粉实业有限公司进行了订单式教学,现有巨龙实验班学生27名,在校上课,教学效果好,深受企业好评。

产学结合,有利于推进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深度与广度。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我院分别在开封、新乡、安阳、漯河等地建立了5个稳定的、联系密切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了各专业学生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将企业的实际生产作为教学项目载体,结合岗位工作流程,在教师讲解和演示后,学生尝试完成任务,通过实践任务设计所需学习的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构建一个全新的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活动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实行教、学、做一体化融合的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相互依存。

开展“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模式是粮食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一项重点工作。 “教学做一体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枯燥的理论灌输,不但加强的学习效果,更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中,尽可能地做到能在实验室、车间或实训基地讲的课就决不在教室里讲。如《分析化学》、《粮油品质检验》、《制粉工艺与设备》等课程,通过在现场结合设备、结合实际操作的讲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计划中及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安排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综合实习,每年利用暑假还安排了社会实践,通过这些环节的安排,把“教学做一体化”开展得富有成效。

4、实验实训基地管理  我院粮食与生物工程系尤其重视实践性教学,制定了完善、切实可行的实验实习管理规则和工作制度。制度有《实训教师工作规范》、《实训教师教学管理规范》、《实验室管理规则》、《仪器设备管理规定》、《学生实验实习守则》、《实验室实习卫生制度》。

我院不但有校内粮食工程专业教学工厂,还分别在开封、新乡、安阳、漯河等地建立有稳定的、系统规范的校外实训基地,我院有专门的教师或聘用企业生产管理人员来负责管理,规章制度建全、成本单独核算。制定有《实习工厂管理规定》、《实习基地管理规定》、《实习教师补助暂行规定》。

5、教材选用,开发优秀课件,强化精品课程建设

粮食工程专业选用教材,坚持有国家教育部或原国家内贸部、省教育厅规划统编的教材,并且尽可能地选用近三年出版的优秀高职类规划教材,符合教学的需要。

在选用教材内容上,理论、实训教学内容安排合理,职业技能训练突出专业特色,注重应用能力培养,符合企业用人的要求。每门课程都有与大纲相适应的教材。

本专业多位教师参与省级科研及正规教材的编写,为其他专业做出了榜样。其中,黄社章老师参与制定了制粉工国家标准、黄社章老师、张作勇老师、张庆霞老师参与编写了全国制粉工培训教程《制粉工》及试题库开发工作,并荣获国家粮食局的表彰;郭天松老师参与编写了《粮食加工厂设计与安装》部颁通用教材;王修法老师参与编写了《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部颁通用教材;李东风老师参与编写了《粮食检验》部颁通用教材;高士忠老师主编的《工厂供配电基础》为部颁通用教材;张作勇老师参与编写了《谷物加工技术》高难度职教材。教材编写情况统计表见表2。

表2                教材编写情况统计表

教材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年

入选规划或获奖情况

《粮食工作手册》

李东凤(参编)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89

粮食职工培训教材

《粮油检验原理与技术》

李东凤(主编)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1

粮食检验工或教学用书

《中国实用科技大词典》

李东凤(参编)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4

 

《食品分析》教学大纲

李东凤(主编)

国内贸易部颁

1995

国内贸易部编

《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辅导资料》

李东凤(参编)

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考核办公室

1996

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考核办公室编

《粮油保管》

李东凤(主编)

河南新闻出版社

1996

粮食职工培训教材

《食品分析》

李东凤(主编)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8

国内贸易部部编

《化学》上、下册

李东凤(主编)

陕西科技出版社

1999

中等专业学校使用教材

《有机化学》

李东凤(副主编)

气象出版社

2000

中等专业学校使用教材

《粮食与饲料检测》

李东凤(独著)

河南新闻出版社

2004

中等专业学校使用教材

食品分析与检验

魏金霞

(参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2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有机生化

魏金霞

(参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2

高等职业教育通用教材

粮仓机械

雷景周(参编)

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3.5

中等专业学校使用教材

粮食干燥

雷景周(参编)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3.12

中等专业学校使用教材

机械输送设备

雷景周(主审)

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8.9

中等专业学校使用教材

制粉工

张作勇(参编)

轻工业出版社

2007.1

 

 

谷物加工技术

张作勇(参编)

 

2007.10

 

制粉工

黄社章(第一

副主编)

轻工业出版社

2007.1

 

制粉师工程手册

黄社章

(全书校核)

轻工业出版社

 

2007.1

 

 

制粉工

张庆霞(参编)

轻工业出版社

2007.1

 

定量分析与实验工作技巧

孙丽华(参编)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化学实验

孙丽华(副主编)

大象出版社

1998

 

《粮食加工厂设计与安装》高职教材

郭天松

(参编)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2

 

计算机操作技术实训教程

郭天松

(参编)

气象出版社

2000.3

 

《通风除尘》习题集

王修法(独编)

 

1994

 

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

苏锡云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1

 

 

学院积极推进课程建设,出台了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加强年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开展评优课、进行课件比赛等文件,组织了全院的教学评优、教学基本功评比、课件比赛、精品课程等活动,全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在省粮食局组织的活动中,粮食工程专业教师参加了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并获得了一个特等奖和两个一等奖;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本专业正积极建设的《制粉工艺与设备》精品课程。

表3     教学成果获奖情况:(限省级以上奖励)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奖励级别

时间

齿轮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河南省粮食局

二等奖

2003.7

机械输送设备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教育系统优质课

2004

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

河南省粮食局

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展评活动中获一等奖

2003

《机械输送与辅助设备》教案

河南省中专教育研究会组织

一等奖

2000

粮食行业职业教育说课比赛特等奖

河南省粮食局

特等奖

2005

粮食行业职业教育优质课比赛

河南省粮食局

二等奖

2005

多媒体教学课件—《斗式提升机》

河南省粮食局直属学校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展评

荣获一等奖

2003.7

论文—《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河南省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

一等奖

2004.10

《制粉工艺与设备》教案

 

河南省粮食行业职业教育教案评比

一等奖

2005.7

论文—《倡导素质教育,引入“乐学思想”》

全国粮食系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年会论文评比

三等奖

2005.11

省教育厅省级优质课

优质课

二等奖。

2002

(六)职业资格鉴定

我院2003、2004、2005、2006年四届粮食工程专业毕业生共300多人,他们除取得中专或大专毕业证书外,还有部分学生取得社会认可的各类技能资格证书。

学院现为粮食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每年为在校生和企业进行技能鉴定,每年参加各级制粉工、检验员、保管员的人数平均为200人。我院现有制粉工、检验员、保管员国家级技能鉴定考评员共  22名。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尤为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组织本专业学生到有关厂家参观实习。不断组织本专业的学生开展和专业有关的知识竞赛,使得学生的学习在寓教于乐中进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即使他们学到了一技之长,又为他们的就业提供了方便。

(七)校企合作

积极探索产学结合、校企结合之路。与深圳南顺集团、广东福加德面粉有限公司、河南白象集团、新乡新良粮油加工有限责任公司、许昌湖雪面粉有限公司、开封天丰面业有限公司、安阳健丰食品有限公司、安阳林州国家粮食储备库、河南省雪健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展订单教育,建立稳定的实习与毕业生就业基地。

学院积极为企业服务。粮食与生物工程系坚持教学与技术服务相结合,主动为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服务。几年来,学院教师利用节假日、业余时间深入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技术培训,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工人培训、设备维修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培训进度见表4

表4    延津新良面粉有限公司培训进度表

序号

题目

培训主要内容

1

原料性质与小麦清理(一)

原料分类、物理性质、化学成分、杂质分类、筛选、风选、去石

2

小麦清理(二)

磁选、精选、打麦、水分调节、润麦仓、流量控制、清理流程介绍

3

小麦制粉概述

制粉基本原理、系统设置、工艺组合介绍、面粉标准、物料分类、粉路图介绍

4

磨粉机(一)

概述、喂料机构、轧距调节机构、传动机构

5

磨粉机(二)

磨粉机气动机构、磨辊技术特性

6

磨粉机工艺效果及其操作

工艺效果的评定、影响因素、磨粉机的操作

7

筛理(一)

高方平筛结构、筛格分类、筛路介绍、

8

筛理(二)

筛路组合、高方平筛的操作

9

清粉

清粉的目的原理、清粉机结构、操作

10

粉路介绍

各系统粉路介绍

11

面粉后处理

面粉后处理工艺与设备、添加剂简介

12

复习考核

 

(八)社会培训

依托金莎唯一官方娱乐场的雄厚师资保障,依托于河南省粮油企业的资源优势,从粮油企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出发,旨在培养较高操作水平和理论水平的技能型人才。粮食工程系严格遵照“以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严谨务实的教学态度,优质、规范的教育服务,为社会提供具有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人才”的质量方针。从2003年开始面向全国粮食加工企业招生在职人员培训,现已举办八期制粉工培训班,为社会和企业培训230多人。近三年为新乡新良粮油加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职工培训两次,共培训职工70多人。为许昌湖雪面粉有限公司进行职工培训一次,共培训40多人,获得良好的企业好评。

四、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

实训基地的建设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思路,争取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建成服务于河南省内及全国粮食生产、收储、粮食加工等专业方向的专业性实训基地。围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建设成与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现场相一致的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实训基地成为:

 1.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实训基地;

 2.职业技能的培训、考核、鉴定基地;

 3.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培训基地;

 4.区域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推广基地。

基地采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形式,以行业和企业为主导的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习、实训环节,实训期间就能完成上岗前的职业培训,完成学生向企业员工的实际能力转换,在数量和规格上满足企业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

除面向学生培训外,还开展面向企业职工的在职提高培训、转岗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本实训基地主要面向粮食工程专业,能够完成粮油加工、保管、检验设备的操作、维修、调试各岗位的实训任务,为达到预期的实训效果,实训基地拟以粮食工程专业教学部所属实验、实训室为基础扩建,使之成为集实践教学、对外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实训基地。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项目建设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把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实际能力作为重点,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等紧密结合起来,要强化岗位技能训练,把技能与岗位需求相衔接,增加实践性教学时间,保证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积极实施一书多证制。

利用实训基地与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现场相一致的真实的职业环境,面向社会提供培训服务。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建设,发挥为企业员工岗位培训、职业资格与技术能力等级的认证培训等社会服务职能。我院是河南省粮食行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凡是经过培训的人员都可以在基地通过鉴定,取得制粉工、检验员、保管员等高、中、初级职业资格证书。

推进学历教育与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业余培训相结合,重视开展在职人员培训、失业人员及转岗人员再就业能力培训和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培训,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多样化的需求。

1、建设内容

粮食工程实训基地主要建设内容有建设10000吨仓容的粮食仓库、日处理小麦150吨面粉实训车间一个、1000m2成品仓库一个、维修实训车间一个、粮油检化验实训中心一个、室外工程包括厂区绿化及路面硬化等。

2、项目建设资金及资金筹措

项目规划总投资3000万元,包括建设投资2700万元和铺底流动资金300万元。建设投资2700万元包括土建项目投资1300万元,设备购置1080万元,其他费用320万元。

本项目建设投资2700万元。其中:

(1)土建工程投资1300万元,其中:原粮仓库投资500万元,制粉实训车间投资400万元,成品库投资180万元,维修实训车间投资40万元,粮油检化验实训中心投资160万元,室外工程投资20万元。

(2)设备购置投资1080万元。包括原粮仓库实训设备投资100万元,清理车间实训设备投资187.3万元、制粉车间实训设备投资445. 6万元,配粉车间实训设备投资127.8万元,辅助实训设备投资18.3万元,维修车间实训设备投资15.6万元,粮油检化验实训中心投资184.4万元。

(3)设备安装费按设备购置投资的5%进行提取,估算投资额为54万元。

(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其他费用和与未来经营有关的费用。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费用中,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工程费用的1.5%估算,勘察设计费按工程费用的3%估算,建设单位临时设施费按工程费的0.6%估算,工程建设监理费按工程费用的2.7%估算;与未来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中,联合试运转费为1.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共计131万元。

(5)基本预备费按上述工程费用和其他费用投资总和的5%估算,需投资135万元。

上述(1)至(5)项构成建设投资,共计为2700万元。

3、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工程建设进度本着缩短建设周期,尽快发挥经济效益,早日收回投资的原则,合理安排工期,建设周期安排为三年。项目批准后,将组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尽快进入工程设计,计划于2009年3月建设,2012年3月完工,主要进度安排如下:

(1)2009年3月—4月,完成项目可研,并开始工程设计;

(2)2009年5月—12月,10000吨仓容的粮食仓库的建设;

(3)2010年1月—12月,完成日处理小麦150吨面粉实训车间、1000m2成品仓库建设;

(4)2011年1月—4月,完成维修实训车间建设;

(5)2011年5月—12月,完成粮油检化验实训中心建设;

(6)2012年1月—3月,做好基地建设收尾工作,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

(三)资金计划

投资总额(万元):3000

来     源

预  算  金  额

(万元)

比       例

(%)

国家财政拨款

1500

 

省财政拨款

1000

 

省粮食局

 

 

学院

500

 

其    它

 

 

合    计

3000

 

(四)实训基地建设的保障措施

1、组建形式、机构

粮食工程实训基地的建设由金莎唯一官方娱乐场实施,积极争取国家和河南省财政支持,省内各粮食收储、加工企业和国内粮机企业的参与。成立基地建设与管理委员会,采取学校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基地内实训指导教师及管理、工作人员由主任聘任,财务、人事、分配制度由委员会研究决定。

2、运行机制

粮食工程实训基地采取对内无偿培训和对外有偿服务的运行方式,在完成学校教学实训任务的基础上,主动面向市场开展有偿培训和技术服务。将对外有偿服务产生的效益用于实训基地维护和再发展。

(五)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

(1)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性教学基地建成后,能够完成培养粮油加工、保管、检验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覆盖的岗位有:制粉工、保管员、检验员,掌握粮食加工机械、粮油保管和粮油检验设备操作、维修、调试等,除完成本校实训任务外,还可以提供企业职工在职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等,可提高本地区粮油加工、保管、检验技术类人才的整体素质。同时,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可为河南省内和全国院校同类专业提供实训服务。由于新建基地提供了充足的设备条件,可以大幅度提升受训人员的技能水平,缩短企业用人的适应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2)对未来本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实训基地建成后,对于改革多年来困扰职业教育的问题给予有力支持。如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紧缺、实训时间少等问题,由于实训基地提供了充足的设备,可以满足实训课题和生产实践,可迅速提升整体实践能力,也为学生参与企业实践,进一步提升技能水平奠定了基础,为校企合作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可以说,实训基地的建成,将有力地促进本地区中职、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并对未来本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经济效益

依据粮油加工、保管、检验技术实训基地建设规模、培训目标、基地建设投资,按学校现行综合收费标准测算项目运营收入。

运营收入主要为面向社会承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社会上不同工种、不同层次的生产实际操作实训和初、中、高级工的培训收入。每年面向社会培训实训人数400人次,综合测算平均每人次培训费600元(除去耗材费用),正常年培训实训收入24万元。

运营成本费用主要为教师及管理人员工资、设备运行和维修费、材料费等费用构成,测算项目运营总成本费用10万元。

正常年实现利润总额14万元,创收利润主要用于实训基地今后添置、更新设备,改善教学实训设施,使实训基地良性循环发展。

实训基地通过面向社会提供培训有偿服务,除保证实训基地正常运行费用外,每年还有14万元的盈利。项目建设静态效益测算经济指标符合行业规定,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五、实训基地项目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项目建设组织领导,保证建设项目有序进行

粮食工程系成立由系主任、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以及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实训基地建设的全面管理、协调与规划工作。加强领导,建立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对每一笔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监督,确保专款专用。粮食工程专业组建由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小组,负责本项目的具体建设工作,使本项目建设计划落到实处,以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建立激励机制,实施绩效考评,保证建设项目按期完成

建立激励机制,对本项目建设成绩显著、效益突出的项目与人员,予以奖励;制订并实施项目建设绩效考评制度,定期对项目进行考评;加强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实行阶段性目标管理,保证项目按期完成。             

(三)资源共享

粮食工程专业实训基地建成后,学生能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习,除为我院培养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外,还将为河南省企(事)业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技术升级培训、职业资格和技术能力等级的认证培训和应用性技术开发等社会服务的职能,并积极参与和承担河南省粮食工程技术咨询和科研工作。做到资源共享,形成有效的制度化共享协调机制。

六、主要结论

学院多年来对粮食工程专业的建设,使粮食工程专业的实训基地已具有较好基础,具有明显优势。为更好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求,我们申报粮食工程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粮食工程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必将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将使在粮食经济专门人才的培养中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金莎唯一官方娱乐场

2008-05-18


© 2013 版权所有 金莎唯一官方娱乐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edu备案号豫ICP备17037532号   

豫公网安备 410184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