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数据之巅》
作者:涂子沛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中图法分类号:F062.5
馆藏地址:三楼西经济类馆藏室
推荐人:图书馆流通部穆逸儒
图书简介:
数据,自古就有,人口普查、农业统计、军事战争、政治计算……数据虽小,却有助于治国安邦。美国之所以繁荣鼎盛,数据文化根基牢不可破概是主因之一。
信息爆炸、互联互通、智慧城市时代,大数据,更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全球,政府施政、企业掘金,大众要公平与正义,大数据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在《数据之巅:大数据革命,历史、现实与未来》这本书中,从小数据时代到大数据的崛起,作者以宏大的历史观、文化观、大数据观,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数据科学、智慧文化的全景图。全书从美国建国之基讲起,通过阐述初数时代、内战时代、镀金时代、进步时代、抽样时代、大数据时代的特征,系统梳理了美国数据文化的形成,阐述了其数据治国之道,论述了中国数据文化的薄弱之处,展望了未来数据世界的远景。
“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推崇知识和理性,用数据创新”,作者不仅意在传承黄仁宇“数目字管理”的薪火,还试图把数据这个科技符号在中国转变为文化符号,形成一种文化话语体系。大数据正在撬动中国的制度创新、科技创新。阅读此书,历史与现实相互融合,知识与激情相互交织,思想与观念相互碰撞,未来与前景必定豁然开朗。
名称:《社交红利》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中图法分类号:F062.5-49
馆藏地址:三楼西经济类馆藏室
推荐人:图书馆流通部穆逸儒
图书简介:
徐志斌:“书的写作是不断和人聊的累积。因为工作的关系,和许多创业者、产品经理、运营同学在聊他们在微博、微信上的创业,自己的工作也是在微博上。过去陆续有许多笔记,在参加公司一个内部培训时,因为有要求因此开始着手整理,没有想到发给外界部分朋友看的时候,受到他们很大的鼓励,因此坚持了下来。个人感觉,创业的朋友,运营的朋友,及部分做市场的朋友可以看看。因为和产品同学聊的多,产品同学看看猛烈拍砖也还OK。
2013年5月6日,初稿完成,之后发给了李开复博士和王肇辉求教。王肇辉帮忙推荐给了北京磨铁,因此出版成行,到2013年8月8日正式进印厂。
原来写的时候,随手写随手发给外面朋友请帮忙提意见,其中绝大部分内容,也是每次和许多合作伙伴面对面探讨的东东。大概是因为面子的缘故?前期看过的都还多是肯定之语。但自己心里明白,写的有些深了,没有像写故事那样有趣浅显。”
书稿原名《社交方法》,后定名《社交红利》。
本书将分为六个章节详细阐述如何利用庞大的社交网络为企业和创业者们带来更多的社交红利,是真实的关于案例和数据的思考与总结。全书一直力求避免讲无谓的案例,而是侧重在同腾讯擅长的产品思路,分析解读这些关键数据背后的原因,及可以参考借鉴的切入点。
名称:《智能经济》
作者:李彦宏等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2年3月
中图法分类号:F062.4
馆藏地址:三楼西经济类馆藏室
推荐人:图书馆流通部穆逸儒
图书简介: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经济、社会与生活方式,也在改写生产关系与发展模式。随着算力、算法、大数据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成为新基建的“底座”,数字经济正进化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智能经济新阶段。未来十年,“智能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标签。
2019年,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首提“智能经济”概念,《智能经济:与人工智能共同进化的下一个十年》一书是他对这个概念的系统阐释。
本书聚焦“智能经济”,厘清其理论概念与技术基础,剖析人工智能、新基建与智能经济的关系,探索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空间、新范式;描摹不同垂直场景下产业智能化的问题、前景、逻辑与路径,构建中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路线图;展望智能经济下的思维转换、经济变革、产业转型、服务治理与社会生活的新图景。同时,李彦宏在书中全景式展现百度的人工智能战略及布局,真实回顾了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的10年间,在技术选择、产品方向、商业模式、组织架构、开放生态等重要问题上的思考与决策过程。
名称:《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作者:尼尔·波兹曼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9年4月
中图法分类号:F062.4
馆藏地址:三楼西经济类馆藏室
推荐人:图书馆流通部穆逸儒
图书简介:
本书与《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中信,2015)并称尼尔?波斯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其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检讨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文化、制度的负面影响。 作者认为,技术和人的关系是亦敌亦友的关系,他之所以揭示技术的阴暗面,是为了避免技术对文化造成伤害。文化有三种形态:在工具使用文化阶段,技术服务、从属于社会和文化;在技术统治文化阶段,技术向文化发起攻击,并试图取而代之,但难以撼动文化;在技术垄断文化阶段,技术使信息泛滥成灾,使传统世界观消失得无影无踪,技术垄断就是极权主义的技术统治。 本书揭示了技术垄断阶段各种“软”技术的欺骗作用,挞伐所谓社会“科学”,谴责唯科学主义;辨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之异同,并为传统符号的耗竭扼腕痛惜;号召人们以强烈的道德关怀和博爱之心抵抗技术垄断,坚决反对文化向技术投降。 --------------- 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 本书与《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中信,2015)并称尼尔?波斯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其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检讨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文化、制度的负面影响。
作者认为,技术和人的关系是亦敌亦友的关系,他之所以揭示技术的阴暗面,是为了避免技术对文化造成伤害。文化有三种形态:在工具使用文化阶段,技术服务、从属于社会和文化;在技术统治文化阶段,技术向文化发起攻击,并试图取而代之,但难以撼动文化;在技术垄断文化阶段,技术使信息泛滥成灾,使传统世界观消失得无影无踪,技术垄断就是极权主义的技术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