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葫芦,大世界—非遗文化艺术工作室简讯(十六)
当初冬邂逅暖阳,
当画笔邂逅木香,
当非遗邂逅了萌新的小21时,
我们非遗文化艺术工作室也迎来了薪火相传的好日子。
2021年11月14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20名21级新生作为工作室的第二届学员,第一次踏进工作室的大门,第一次抱起葫芦握上烙铁,自此走上了探索、了解、学习葫芦烙画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道路。
疫情原因,非遗工作室沿用了上周日线上直播授课的形式,由樊思翼、翟柯两位老师给大家授课。课前,两位老师先对刚刚加入的新学员们表示了欢迎,并就葫芦烙画的历史由来、类型题材、基本技艺以及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性等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


今天学习和烙画的主要内容是自由创作。课中,樊老师先对自由创作题材的灵感、构图、创新以及技法表现进行了讲解。接着,翟老师对新老学员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找师傅”,二是“结对子”,三是“老带新”,四是“坐的住”,五是“懂坚持”。即新学员需要在老学员中挑选一名做自己的师傅,一名老学员至少带一名新学员,结成师徒对子,由老学员手把手的把自己已经掌握的烙画技艺传授给新学员。这样,既让老学员们巩固了烙画技艺,又让他们过了把“小师傅”的瘾,一瞬间,工作室中弥漫着浓浓的成就感。小21们有了学长学姐手把手的倾囊相助,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更重要的是,葫芦烙画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用这种方式得以薪火相传。


你看,“小师傅”们正教的有模有样呢。他们在讲解怎么选葫芦,怎么构图,怎么勾线,甚至怎么上色。他们中有的是理论派,有的是实操派,有的是技术流,也有的很细心。小21们有的认真听讲,有的仔细询问,有的热烈讨论,有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时间工作室里热闹非凡。
在热烈的气氛下,时间过的飞快。渐渐的,声音低了下去,没有人维持秩序,那是大家自发的安静。静到只听见铅笔沙沙的声音,闻见烙笔划过葫芦的香气,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身体力行的践行着“坐的住”。



新学员习作
课程最后,两位老师首先对“小师傅”们今天的表现表示了充分的肯定。随后,询问了新学员们第一天的学习感受,并查看了大家的学习进度。对于新学员在烙画中出现构图、勾线、烙铁温度过高导致的线条不流畅、颜色深浅不统一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对表达较好的作品提出了表扬。最后,两位老师对全体同学提出了“贵在坚持”的殷切期望,并特别表达了迫切想要快点儿回到教室与同学们一起烙画的热忱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