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努力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
各位老领导、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报经省粮食局党组同意召开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省第八次党代会和全省粮食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6年工作,安排部署2007年工作。刚才,振伟、杰虎副院长分别宣读了表彰决定,对2006年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部门和同志给予表彰,我代表院党委对受表彰的部门和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为学院建设、管理、发展做出无私奉献的全体教职员工、学院老领导、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诚的感谢!这次会议不仅是总结表彰大会,而且是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动员大会。我们还特邀请了院老领导和部分老干部代表到会指导。刚才,刘炜副院长传达了《金莎唯一官方娱乐场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下面我受院党委的委托讲几点意见。
一、2006年工作回顾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院升格后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省粮食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党委、学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干部职工,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招生工作实现了新突破。2006年我院招收各类新生3252人,其中大专生1374人,五年一贯制大专、三年制中专、两年制中专1229人,本科层次成人教育和联合办学650人。在校学生达5000多人。这在我院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二是就业工作开拓了新领域。学院把就业工作放在与招生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常抓不懈,2006年我院中专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连续多年超过全省、全国水平,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同时,多策并举,拓宽就业渠道,先后三次组织毕业生现场招聘会,邀请100多家用人单位参加现场招聘,为我院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并与北京河南大厦、广州美的集团、浙江人本集团、河南长通物流有限公司等20多家用人单位签订了定向培养协议,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新的机遇。
三是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提高。学院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积极探索各种教育层次的教学规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基本形成了以高职教育为主,其他层次教育相配套的新的教育格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通过落实制度来规范办学行为,使教学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教师队伍初步规模化,结构日趋合理,质量稳步提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2006年新增高级讲师3人,讲师7人,目前我院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有43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达70余人。
四是基本建设有了新进展。南校区综合服务楼、体育运动场及硬化、美化工程的相继建成使用,满足了学院发展的需要;一批实验室的相继建成及设备的引进改造,满足了教学实训的需要。图书馆搬进综合大楼,新增图书4万册,座位近百个,方便了师生阅览。劳卫路家属院建成使用,改善了教职员工的生活条件。
五是和谐校园有了新气象。紧紧抓住校园文化建设这个重要载体,先后组织开展了“诚信教育”、“公民道德知识竞赛”、“安全知识竞赛”、“学雷锋,三月风”歌咏比赛、“庆‘五四’文艺汇演”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全面推进了和谐校园建设。在省教育厅开展的“平安校园建设”和“校园安全年”活动中,我院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六是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新成绩。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深入开展了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和政治保证;多次举办“业余党校培训班”和“学习党章知识竞赛”活动,培训入党积极分子200余人,新发展党员35名;坚持标本兼治原则,签订责任目标,分解工作任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以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为重点,组织开展了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工作,并建立完善了各项监督机制。
七是学院形象有了新的提升。2006年,我院荣获了“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最具影响力十佳职业院校”、省级“十佳团委”、“第六届全国粮油精品展综合组织奖”、“河南省先进职工之家”等一系列荣誉;顺利通过了河南省普通高校德育评估。同时,我院教职员工个人也荣获了各级、各类的表彰、奖励,为学院争得了荣誉。千方百计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热情为老同志服务;计划生育、工、青、妇等工作也有了新的提高。
回顾去年的工作,总结近几年来的实践,尤其是2005年学校升格以来的发展和改革,主要有五点经验体会值得总结和坚持:
第一,保持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先”字上动脑筋,抢占先机,抢先发展。学院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就是因为抓住了国家和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2005年成功实现了升格。如果继续维持升格前的状态,学校也能在旧的平台上发展,但发展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另外,学院在基本建设方面急需资金的关键时期,也是商业银行积极投放资金的最佳时期,我们抓住了银校结合的好机遇,学院基础建设才形成了现在这样的规模。事过境迁,去年,中部某省,除了一所重点大学还勉强可以贷款外,其他高校几乎贷不到资金。“开始银行挤破头找学校,现在是学校急着找银行”。
第二,保持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新”字上做文章,创新理念,创新发展。学院提出了“特色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联合办学”的发展新思路,坚持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坚持“人才强校”的理念,坚持“优质教育”的理念。在新思路、新理念的引导下,学院围绕“育人为本”这一根本任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新型培养模式,使“订单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目前我院已与省内外60多家企事业单位成为合作伙伴,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新渠道。
第三,保持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实”字上见效果,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学院成为融高职教育、中职教育和成人教育为一体的全日制综合性高职学院,拥有一批与学院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实验、实习、图书、体育、宿舍、办公等设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是工贸学院几代人真抓实干的结果,艰苦奋斗的结果。据不完全统计,全院教职员工出版学著、教材、工具书300多部,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或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近3000篇,参加国家级科研攻关项目1项,获省级、部级、厅级教研科研成果17项,国家发明专利22项。这些成果是实实在在的,是同志们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第四,保持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和”字上多着力,树立正气,和谐发展。学院党委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教育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常抓不懈,良好的教风、严谨的学风、扎实的工作作风,不仅对学生起到了垂范作用,而且为学院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和则顺,和则强,和则兴。
回顾过去,信心倍增。这几年,我们探索和坚持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办学路子,形成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出现了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这几年的奋斗,使学院跃上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为学院实现新的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省粮食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院干部职工和同学们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院老领导和老同志关心帮助的结果,是中央和省各有关单位支持协作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学院党委、学院班子向所有为学院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同学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学院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思想的转变、观念的更新与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都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如何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缺乏经验;三是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滞后,学院特色还未突显出来;四是教师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双师型”教师还比较少,更缺少名师;五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还在探索之中,真正的办学强势还未形成;六是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适应学院快速发展的需要,规模效应还未发挥出来;七是管理体制、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仍处在探索阶段,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体系还未建立起来;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仍需加强。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深刻剖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总结过去,良好的局面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面对未来,新的征程任重道远,必须倍加努力。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形势和任务
2007年和今后几年是我院的关键时期,学院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压力,必须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奋发有为而不可懈怠松劲,扎实工作而不可心浮气躁,有智有勇而不可盲目瞎干,努力开创学院工作的新局面。
(一)面临的形势
1、从战略机遇看,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国家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已有十年。2005年国务院做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年省政府出台贯彻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方针、目标、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2006年11月15日,国务院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这是国务院继教育形势座谈会、职业教育座谈会之后举行的第三次教育座谈会,专题研究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温家宝总理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而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非常有希望有前途的部分。必须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要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国家安排专项资金,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重点支持了8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0个县级职教中心、2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4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从2006年起省政府将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规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可按规定享受再就业培训,对高等职业院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等一系列支持职业教育的政策。可以说,我国的职业教育已进入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学院要发展,就必须紧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2、从发展趋势看,职业教育竞争激烈,不进则退。2006年是近几年来职业教育发展最快最好的一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招生人数达750万,在校生规模突破1700万人,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50%以上。目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有1100多所,河南省职业院校有50多所,形成了庞大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院校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启动后,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争取更快发展的高等职业院校更多。据了解,2006年度全国共有34个地区的45所院校申报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联合评审,共有21个地区的28所院校被评为首批示范性建设单位。其中河南的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和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入围,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建设资金4000万元。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首批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本身基础条件就比较好,教学水平就比较高,国家新的投入到位后将如虎添翼。不仅如此,到2010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总投入将达140亿元,加上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增加,一批高等职业院校快速成长壮大,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强势群体将会形成。对此,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形势喜人,形势逼人,机遇与挑战并存,千万不能放松。
3、从发展空间看,职业教育增长的潜力仍然很大。
“大学生就业难”和“技术工人荒”并存的矛盾,映射出了教育结构的不合理。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做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战略决定。2006年12月27日国务院审议并通过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将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优先发展。未来的五年,全国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1100万人。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十一五”期间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蓝图已绘就,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将占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总数的一半以上,达60多万人。国务院、省政府绘就的“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的宏伟蓝图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办好学院的信心和决心。从现代化建设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态势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院校毕业生仍然满足不了需要。目前我国技术工人中经过职业培训的不足三分之一。尤其是缺乏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这就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增长空间。我们将迎来职业教育的春天。
4、从自身发展看,更加迫切需要。
学院发展到今天,凝聚着工贸学院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是广大师生发挥主人翁精神,精诚团结,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结果。在前一阶段征求对学院的意见和建议时,大家提出了100多条。充分说明了大家对院党委的信任、对学院发展的关心。这些建议和意见抓住了学院发展的关键,针对性很强。建院50多年来,我院主要从事中专教育为主,教育教学、学生工作、后勤服务、行政管理等方面还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制约着学院的发展。在学院建设的关键时期,同志们舍小家顾大家,举全家之力助学院发展。今天学院形成的资金中,教职员工集资所占比重比较大,可以说,与学院息息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学院只有加快发展,已别无他路。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
一定要准确认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用我们的心血、汗水和智慧,创造出金莎唯一官方娱乐场崭新的业绩。
未来五年,我院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努力实现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基本建设、服务保障四大突破,扎实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走在全省职业院校前列,成为全国知名的重点高职院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三、2007年的工作
今年我院工作的重要任务可以概括为:围绕一个中心、完成两个目标、深化三项改革、推进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个中心:即准备迎接2008年教育部高职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
两个目标:即招收新生3000人以上;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
三项改革: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市场化方向,深化后勤服务体制改革。
四个方面工作:即学院发展、建设、管理、保障四个方面的工作。
为了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要大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要把教学评估作为中心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2008年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关系我院的命运和前途。目前,离教育部的验收仅剩两年时间,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教学评估是今明两年学院的中心工作。学院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教学评估进行。教学评估既是一次历史机遇,也是一场严峻的挑战,我们耽误不得,更失误不起。省粮食局党组和院党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一是学院建立教学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副院长任主任,抽调得力人员组成精干班子专门推动这项工作。二是按照“总体设计、分解指标、分级评估、分项建设、分段推进、确保合格”的思路,全面实施教学评估工作。三是人力、物力、财力等一切优势资源优先支持教学评估工作。四是按照评估验收的时限规定,倒排任务,一月一检查,一月一公布,做到人人皆知、人人关心、群策群力。五是邀请校外专家、院离退休老同志指导帮助评估工作。六是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评估工作顺利进行。
(二)突出抓好招生就业工作,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率是省粮食局给我院下达的两个年度考核硬指标,必须大力采取措施确保完成。这两项指标不仅仅是省粮局党组的要求,也是关系学院发展建设的两个关键性工作。教育部规定,从2007年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要与年度招生计划适度硬挂钩,就业率低的高校和专业,要减少招生名额。教育部还要求,把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一项指标,作为高职院校和独立院校教学评估的核心指标。对就业率作假的高校实行“一票否决”。新规定的出台,对我们的工作做出了新要求,必须把招生和就业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突出抓好。在2007年和今后的招生就业工作中,首先要注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招生质量与就业水平的关系。招生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就业水平的高低,就业水平的高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招生起到积极作用,两者是辨证统一的。二是要正确处理招生规模与就业水平的关系。适度的招生规模是取得最佳效能的前提,招生规模一是要与学院的发展速度相适应,并非招生越多越好。一方面办学条件、教学能力满足不了扩大招生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难以保证教学质量,进而会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率。三是要正确处理高职招生与非高职招生的关系。要把高职招生作为重点,中专、成人教育作为辅助,形成以高职教育为主导,中专教育和成人教育为补充的多层次办学体系。在注意处理以上几个关系的同时,招生就业工作还需要着力抓好两个基地、两个网络、两个体系、两个制度建设。一是搞好生源基地和就业基地建设;二是搞好招生网络和就业网络建设;三是搞好招生工作体系和就业工作体系建设;四是搞好招生工作制度和就业工作制度建设。要把招生就业作为我院的“一把手”工程,形成“领导主抓、两办统筹、系部为主、全员参与”的招生就业工作新格局。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的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突出,虽然我院的招生就业形式不错,但从全局来看,仍不敢放松,切不可掉以轻心。
(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由于长期以来以中专教学为主,我院的高职教学还处在探索实践当中,如何搞好职业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
首先要转变办学的思想观念。学院升格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成为我院的新特性,“工业”和“贸易”成为我院的新特色,必须从我院的新特性、新特色着眼深化教学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是以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造就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教学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尽快实现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的转变,实现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把“订单培养”作为主要形式,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如何进行改革将组织力量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制定出具体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把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要把素质教育贯穿在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教师教育、综合教育四个层面;2、要确定一批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示范基地,选聘一批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3、加强院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4、要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以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教学质量。1、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理调整专业结构,整合优势资源,建设精品专业;2、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教学的有机结合的精品课程;3、按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调整充实教材内容,编辑出版一批精品教材。三是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主要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1、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学生要到企业等单位进行不少于半年的实训。2、主动与企业单位进行沟通,落实好学生实习的制度,共同与企业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等工作。3、研究探索弹性学习制度、半工半读制度,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必须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常抓不懈。
(四)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人事方面分配制度改革
我院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实际制定的。改革方案经院党委会研究同意、院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省粮食局党组同意。刚才,刘炜副院长宣读了《金莎唯一官方娱乐场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具体内容。下面我再强调几点:
1、 充分认识深化我院人事分配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形势所迫。
目前,全省各类事业单位共有8.8万家,人员200万左右。其中96%的事业单位推行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96%的职工与单位签订了聘用合同,基本建立了以聘用合同为主的新的用人制度。可以说我院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已经落后。2007年1月8日全省人事编制工作会议要求,今年我省人事制度要进行重大改革,在人员上要全部实行聘用合同制;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岗位设置与工资待遇挂钩,“岗变薪变”;新进人员要全部实行公开招聘。同时,省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也明确要求深化职业院校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省政府要求职业院校要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岗位管理制度。同时要求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将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所聘岗位及个人贡献挂钩。从全省事业单位改革的进展情况和省政府、省人事厅、省粮食局的要求看,我院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了,必须坚定不移地对进我院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2)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自身需要。
我院是2004年11月10日由省政府批准、2005年4月1日教育部备案、2005年5月28日挂牌成立的。学院成立以来,一直沿用中专学校的人事分配制度。我院现行的人事制度是2004年11月制定的,分配制度是1998年制定的。新的办学体制和老的人事分配制度的矛盾日益突出。旧的人事分配制制度在制约学院发展。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学院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最近全面征求教职工对学院发展的107条意见和建议中,有30多条是建议学院加快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可见教职员工对学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呼声也很高,要求很迫切。
2、这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特点
(1)按一般高校的组织结构设置我院的内设机构。我院内设机构按党务、行政管理、教学、教辅四大系列进行设置。新增加了组织部、宣传部、妇女工作委员会、纪检监察室、学生工作部、评估办公室、德育教研室、教学督导室、技能鉴定站、卫生所等十一个内设机构。这些机构的设置既是我院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学评估关于内设机构的要求。
(2)体现了精简高效的原则。部分处室实行合署办公,部分中层实行兼职,减少了中层职数,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3)首次进行岗位设置。按照国家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共设置党政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三大类岗位。这次改革体现了以教学为主的原则,压缩了部分行政管理岗、工勤技能岗,岗位总数量向教学第一线倾斜。
(4)推行全员聘用。打破“铁饭碗”,告别终身制,在职在岗的261名教职员工全部实行聘用合同制,由学院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经过学院同意的现聘用人员、聘用的代课教师按《金莎唯一官方娱乐场外聘人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重新考核后聘用。
(5)新进人员要公开招聘。人事部和省人事厅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了国家政策性安置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等需要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需要补充工作人员时,都必须报省人事厅同意后,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按照这一规定,今后凡出现空缺的岗位,必须报批后才能进行公开招聘。
(6)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严格执行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选聘考评办法,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大胆起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决不让热衷于找门路、拉关系的人有市场,决不让勤政为民、公道正派、埋头苦干的干部受冷落。这次明确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具体办法:包括上岗的资格、条件、程序和方法等。经党委会研究,现职中层干部实行述职的方式参加竞争上岗;空缺及新职位采取演讲的方式参加竞争上岗。
(7)分配制度体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在保持大多数教职员工既得利益不变的原则下,将现行的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这次分配制度改革重点向教学第一线和科研倾斜,适当拉开学期考核奖和年终考核奖的差距,津贴补贴与工作责任挂起钩来。①提高超工作量补贴标准并适当拉开差距。目前,超过基础工作量,不论技术职务高低,每节课一律按15元计发,改革后依据专业技术职务计发,即: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每节课补助增加25—30元;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每节课补助增加20—25元;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每节课补助增加15—20元;初级以下专业技术职务每节课补助增加5—15元。这次改革后,超工作量补贴真正体现了对教职工超工作量和劳动价值的体现。②集中资金支持科研工作。将原来每年一次发给个人的科研资料费改为集中使用,设立科研资助基金用于支持教职员工搞科研。我院将研究制订科研资助基金的具体管理、使用办法。③拉开教师与行政、教辅人员的学期和年度考核奖。教师学期考核优秀奖仍按现行标准执行,行管、教辅人员优秀奖减少100元。这样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把有限的资金真正奖励给一线教师。年终考核合格以上的人员,将根据个人对学院的贡献大小给予奖励,不搞平均分配。④把工作责任与津贴补贴挂起钩。这次改革适当提高了中层副职以上担任实职领导的工作责任津贴,目的是为了把津贴与责任挂起钩来,不担任实职领导时,取消该项津贴。适当提高中层正、副职的通讯费用补贴,目的在于确保政令畅通,补贴后不得无故关机,否则取消该项补贴。
3、加强领导、严明纪律,确保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1)切实加强领导。学院已成立了书记任组长、院长和分管院长任副组长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门人员组织实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工作。
(2)严明工作纪律。改革的领导者、组织者要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严格按照改革方案的有关规定进行。纪检监察部门要全程监督人事制度改革,对违规、违纪行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改革中违规、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干扰革的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彻底追查,决不手软。
(3)建立沟通渠道。要设立专门专用电话和意见箱,专人负责接听、接收教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对合理的意见和建议院党委会及时研究采纳,补充完善改革方案。
(五)坚持市场化方向,深化后勤服务体系改革
我院虽然已经升格几年了,但后勤服务基本上还是带计划经济色彩的传统模式,一方面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管理成本逐年增加,负担沉重。必须充分认识深化学院后勤服务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改革步伐,满足学院发展的需要。
1、改革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市场方向;第二,市场提供服务;第三,进行自主经营;第四,职能部门监督。
2、改革的主要方式:
(1)成立股份制公司,初期经营南校区的餐厅、超市、锅炉房、茶炉房、洗澡堂等项目,经过一段运行后再逐步扩展到粮食收购、销售、加工、存储、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
(2)成立物业公司管理优胜北路和劳卫路家属院,水、电、气、暖等收费标准与执行郑州市的统一标准,学院不再给予补贴,其他公共项目的费用采取均摊的办法由物业公司按规定收取。
(六)建设管理方面的几项重点工作
1、组建金莎唯一官方娱乐场成人继续教育学院,提高我院综合实力。
2、扩建南校区学生公寓楼,满足新生入校的需要。
3、建设汽车维修车间,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
4、增加试验仪器设备和图书的投资,满足教学需要。
5、结合市政道路建设重建南校区大门,并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
6、建设黄河北街门面房,开拓新的增收渠道。
7、启用劳卫路门面房、地下车库,尽快发挥效益。
8、完成南校区教职工宿舍建设的审批手续,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9、盘活北校区资产,实现效益利益最大化。
10、改进车辆、招待管理办法,向节约要效益。
((七)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和谐校园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建设和谐校园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建设和谐校园,涉及内容很多,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牢牢把握和谐校园建设的正确方向。要紧紧抓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这个首要任务,抓住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基础,抓住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良好的心态这个重要环节,抓住校园文化建设这个重要载体,抓住学校发展这个主题,抓住队伍建设这个关键,扎扎实实地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1、更新观念谋和谐。回顾学院建设发展的历程,每一次发展进步,都伴随着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建设和谐校园,无疑需要正确的、抛弃过时的、创造新鲜的。我们要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把握好“好”与“快”的辩证关系。首先,“好”与“快”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好”是关键,“快”是条件,二者统一于科学发展观的全过程。其二,要把“好”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有效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平稳的发展、持续的发展。其三,不能用“好”否定“快”。既要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波动,更要坚持好中求快,努力保证质量和效益。
2、脚踏实地创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实干。我们要强化责任意识,克服贪图安逸、得过且过的心态,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学院的发展上。埋头苦干、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华而不实,讲真话、报实情、守信用,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揭露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在抓落实上下苦功夫。
3、化缓解矛盾求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不断化解各种矛盾的过程。我院南北两个校区,高职、中专、成教三个办学层次并存,尚需磨合兼容。建设、发展、管理当中的许多矛盾需要化解。只有正视矛盾,才能在破解矛盾中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4、团结稳定保和谐。要视团结为生命。在团结问题上,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党性,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同志之间多一份沟通,少一份猜疑;多一份谅解,少一份隔阂;多一份关心,少一份冷漠;多一份支持,少一份观望;多一份和气,少一份怨气。
5、确保安全固和谐。“平安校园”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把校园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校园安全的这根弦一天也不能放松。责任重于泰山。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多尽一份责任,多付出一些爱心,才能让孩子们少一点危险,少受到伤害。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安全检查,排除隐患,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6、加强领导促和谐。建设和谐校园关键在于院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院党委的领导作用,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健全领导机制,加强对和谐校园建设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同时,要充分发挥系、部党总支的治校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会的桥梁作用和纽带作用。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人力、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党的群众基础更加坚定,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师生关系更加密切,校园更加和谐。
(八)、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院干部职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坚持以制度为保障,完善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形成保持先进性、体现先进性、发展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推进学院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认真贯彻中纪委和省纪委全会精神,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的要求,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促进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依法经营。重视群众信访举报,继续保持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4、加强政风作风建设。要把院务公开作为学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定期、不定期的公开学院重大决策、重要决定、重大项目安排及大额度资金使用情况,年度财务预算主要情况等,做到政策依据公开、程序规则公开、工作过程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突出抓好调查研究制度和承诺办实事制度,找准教职员工普遍关心的要点和影响校园和谐的突出矛盾,自觉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加强民主监督。
5、加强老干部服务工作。要加强与老干部的沟通和联系,认真听取意见。要从方方面面关心老干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把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认真落到实处,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6、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紧紧抓住创建省级文明单位这个关键,全方位推进我院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创建水平和要求,营造和谐顺畅的工作生活环境,开创“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绩优”的新局面。
同志们,我到学院工作仅有两个月,对学院的情况还没有吃透,对国家和省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还把握得不准,以上讲的不对的地方请同志们谅解,错误的地方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回顾过去,我们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努力,我们已经站在新的战略起点,必须激发新的活力,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2007年是承上启下、十分关键的一年。做好关键之年的工作,必须认清形势,牢牢把握机遇,用好有利条件,用足用好政策,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院党委要确定把2007年作为“解放思想年”。只有思想大解放,学院才能大发展。我们要善于在解放思想中开拓思路,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形成合力,在齐心协力中推进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统领学院工作全局,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工作过程,用科学发展来衡量学院的各项工作。对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否则就要受到约束和限制。衡量工作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科学发展。要把我院的发展放在全国、全省乃至全球发展的大局大背景下去把握、去谋划、善于用改革的办法破除旧体制的障碍,用思想上的飞跃求得发展思路的飞跃,用理念上的创新求得工作举措的创新,用认识上的突破求得工作面貌的突破。
同志们!我们要紧密团结在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粮食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推动我院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同志们,再有十八天就要春节了,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代表院党委向同志们拜个早年,祝同志们新年愉快,万事如意!